英歌在泰國東北部的烏隆府也傳承數十年之久,本頭公媽英歌隊負責人、理事Komen向南都記者介紹,這支英歌隊
5月20日,泰國烏隆府本頭公媽廟人流如織,格外熱鬧。其間,四支傳承于廣東的表演隊伍格外引人注目,分別是英歌隊、潮州大鑼鼓隊、醒獅隊、金龍隊。當天是當地本頭公媽廟本頭媽的誕辰,四支隊伍是慶典活動的主要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英歌隊伍分為男子隊和女子隊上演精彩節目,引來陣陣喝彩。
(資料圖片)
此前,南都、N視頻曾推出系列報道“廣東非遺的海外蹤跡”,講述智利、英國、匈牙利、泰國等地文化藝術亮點背后的廣東非遺身影,其中就包括潮汕英歌在泰國春武里府帕那尼空縣生根發芽,助力當地旅游經濟發展的故事。英歌在泰國東北部的烏隆府也傳承數十年之久,本頭公媽英歌隊負責人、理事Komen向南都記者介紹,這支英歌隊組建于55年前,在當地廣為人知。今年中國兔年春節,由本頭公媽廟基金會出資拍攝的電影《英歌》公開上映,取材自英歌隊的訓練日常以及傳承和發展歷程。
本頭公媽廟本頭媽誕辰慶典上的金龍表演。
女子英歌隊員把紅蓮湖“穿”在身上
在5月20日的慶典活動上,英歌隊員穿著精美的演出服裝,手持英歌槌跳著強勁有力的舞步。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女子英歌隊,她們的演出服飾以當地有著世界奇觀美譽的紅蓮湖的蓮花作為底色,點綴以蓮花刺繡,盡顯中泰文化交融魅力。
女子英歌隊員把紅蓮湖“穿”在身上。
Komen介紹,早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當地華人便自發組織練習、表演他們從廣東潮汕地區帶來的英歌舞。直到1968年,本頭公媽慈善基金會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盛大年會,特地提前從廣東普寧邀請了英歌教練前往當地教授英歌技藝,并組建英歌隊。至此,英歌在烏隆府不再是華人自娛自樂的活動。
如今,英歌隊規模頗大,教練Major. Chatwatchara Senaputra告訴南都記者,目前本頭公媽英歌隊有隊員260人,分設男子隊和女子隊,其中女子隊隊員40人。起初,隊伍由華人組建而成,后續越來越多的泰國當地人也加入其中,進一步擴大了規模。
烏隆他尼皇家大學藝術教師Chiraphan Ieamkaew博士,就是被英歌魅力折服,并選擇加入其中的典型代表。8年前,因為博士論文研究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需要,Chiraphan Ieamkaew來到本頭公媽廟進行現場調研,在調研過程中,她被底蘊深厚的英歌深深吸引,于是積極報名加入了英歌隊。作為大學教師,她沒有忘記在課余時間向學生們介紹英歌,不少學生也在她的影響下加入了英歌隊。
英歌已入選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
英歌在烏隆府頗負盛名,據介紹,2022年英歌已經成功入選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政府也在采取系列措施對英歌進行保護,并促進其發展。Komen透露,本頭公媽慈善基金會將繼續為英歌申報泰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使英歌得到更高層次的文化保護。
英歌受到歡迎還體現在當地推出的文旅產品中,Komen告訴南都記者,今年中國農歷大年初一,由頭公媽廟基金會出資拍攝的電影《英歌》在電影院公開上映,當天便吸引了近千名當地民眾自發前往觀看。電影取材自本頭公媽英歌隊的訓練日常,以及烏隆府英歌的傳承和發展歷程。
本頭公媽廟基金會出資拍攝的電影《英歌》在大年初一公開上映。
前不久,在春武里府帕那尼空舉辦的“Boon Klang Baan”節慶?;顒由?,本頭公媽英歌隊也受邀前往,精彩的演出和精美的服飾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喝彩。
今年10月,本頭公媽慈善基金會還計劃籌辦一場以英歌為主題的小型馬拉松比賽,通過在現場進行英歌表演、在沿途布置英歌文創產品的方式,兼具旅游宣傳、文化展示和大眾運動的特點,來進一步擴大英歌在當地的影響力。
在Komen說,他關注到南都此前對泰國英歌的系列報道,這令他非常激動。他表示,除了10月的英歌馬拉松,每年12月初舉辦的本頭公媽廟年會活動,將有包括英歌在內豐富多彩的中泰傳統文化展演,“歡迎中國游客前來觀看”。
采寫:實習生 苗玉薪 南都記者 陳燕
關鍵詞: